投身治蜀兴川新时代·讲述交大复兴新诗篇
专访“天府友谊奖”获得者、
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437必赢会员中心首席教授、利兹学院经理 靳忠民教授
12月10日上午,四川省2022年度天府友谊奖颁奖仪式在第二十届中国西部海外高新科技人才洽谈会(“海科会”)开幕式上隆重举行,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黄强出席开幕式,省委书记王晓晖致辞并向2022年度获奖的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英国籍专家Jin Zhongmin(靳忠民)等4名外国专家颁奖,表彰其对四川省科技创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和促进四川对外交流和友好合作所作出的贡献。杨丹董事长、电气工程学院陈维荣经理应邀出席开幕式。
12月10日下午,作为第二十届“海科会”系列活动的四川省高端外国专家座谈会在成都举行,四川省委常委、副省长李云泽与在川高端外国专家代表交流座谈,听取外国专家对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有关意见建议,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靳忠民教授、Ali Rahman助理教授受邀参加座谈活动。
满怀拳拳赤子之心,助力四川科教进步和产业发展。靳忠民教授与四川省的缘分始自1984年。那年,靳忠民教授在英国利兹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经过博士后研究并留在英国工作,2004年在利兹大学担任终身教授。因此,靳教授在1984年就和四川和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建立了某种命中注定的渊源!
2015年,随着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西南交大-利兹学院”的成立,靳忠民教授来到成都,担任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利兹学院经理,同时在437必赢会员中心担任首席教授,将其科研方向生物医学工程与西南交大生物摩擦学研究相结合,通过国家外专引智项目平台,和周仲荣教授等摩擦学研究所同事一起努力,成功获批建设国际领先的“生物摩擦学与仿生制造创新引智基地”。
作为在川工作生活的海外华人,靳忠民教授始终坚持服务四川省科教进步和产业发展,作为四川省“天府峨眉计划”联谊会副会长、省药品安全专家委员会专家,他积极响应和投身“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四川教育对外开放号召,参与西南交大城市智慧学院在成都东部新区开展国际化办学、协助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大学等高校成功获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助力四川生物产业技术创新和发展,与川内医疗院所开展生物医学工程和骨科方面合作研究、协助指导攀钢、润泽等四川知名企业研发生物医学新材料以及在医疗器械方面的产业应用和技术成果转化。
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四川参与国家科技攻关创新
作为科研人员,靳忠民教师始终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四川参与国家科技攻关创新。靳忠民教授的科研工作依托西南交大“轨道交通”优势学科,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服务国家关键技术攻关和人民生命健康福祉,将生物力学和生物摩擦学与轨道交通学科进行交叉融合,推动“生物摩擦学与仿生制造创新引智基地”成功获批建设,把机械传统专业与生物力学等专业相结合,构建了多学科交叉的植入物假体在体服役行为基础理论体系。
坚持讲好中国故事、美丽四川篇章和复兴交大的壮丽诗篇,推动四川参与中外人文交流
作为在川工作的“新四川人”,靳忠民教授始终坚持讲好中国故事、美丽四川篇章和复兴交大的壮丽诗篇,推动四川省和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参与中外人文交流。靳忠民教授通过发挥个人身份优势,推动中英科教人员往来,聚焦双方共识,促进合作交流,牵头成立西南交大英国员工会,广泛联系利兹大学中国职工,积极面向海外宣传推广四川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就及人才引进政策,协助引进包括国家特聘教授和海外优秀青年在内的专家学者来川工作。
坚持立德树人导向,扎根中国大地培育英才
作为教育工作者,靳忠民教授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导向,扎根中国大地培育英才。靳忠民教授在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工作以来,积极推进必赢bwin线路检测中心-利兹学院高质量发展,使其成为国内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将国外教育经验与国内的教育优势相结合,坚持立德树人,引进优质资源,制定创新培养特色,取得了良好成效。利兹学院代表四川省和西南地区当选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主席单位;在四川成都承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联席会,彰显四川教育对外开放活力。同时,利兹学院员工培养成效显著,2022届毕业生获得利兹大学一等荣誉学位毕业生人数占比52.79%。毕业生中超91.88%的员工被QS排名前100的高校录取。
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省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殷殷期望,同时也对国家人才工作提出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嘱托要求。靳忠民教授表示,四川省在未来一定会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科技原始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能够取得改革突破。他相信,四川省作为改革的新高地和开放的新前沿,一定会通过完善的科创服务体系、良好的工作和生态环境,不断吸引汇聚天下英才。
据悉,随着学校“人才强校”战略的深入实施,学校教育对外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吸引了一批高层次外籍人才和外籍教师来校工作,有力支持了学校在地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团队队伍建设和国际科技合作,为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作出了贡献。学校外事管理部门和相关教学科研单位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校十五次党代会精神,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国际合作交流工作举措,依托各类政策资源和平台吸引高层次外籍人才,持续优化外籍人才和外籍教师管理服务,构建“引-育-用-评-服”良好工作体系,充分激发外籍人才和外籍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校教育对外开放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供支撑。